为什么新个体品牌都应该构建自己的线上阵地

首先定义下什么是自己的线上阵地。

这个概念是针对内容创作者,相对于成熟的内容平台如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

创作者应该在互联网上有一个地方,用来承载自己的作品,以应对内容平台可能带来的风险,作为自己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个地方,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线上阵地,通常是一套完全自己可控的基础设施。

当然,对于单纯想要利用平台带来的流量和关注,快速变现,获取短期利益,则不用往下看了。

但是对于坚持长期主义,想要留下有价值内容的创作者(我相信占绝大部分),拥有自己的独立内容容器,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从商业模式、封号风险、产品形态和品牌,三个角度来说明必要性。

商业模式

平台的核心商业模式是汇聚用户,从中获利。所以它对不同类型的用户以及在平台不同生命周期的策略是不一样的,这些策略可能并不适合我们的特定阶段。

例如,在一些平台上,如果某个账号影响力特别大,平台可能会削弱这种账号的能力。而对于一些特别小的账号,如果看不到增长趋势,就不会分配流量,甚至会限制你自己引来的流量。

另一方面,在平台早期,平台可能会扶持一些方向的账号,这时你会拿到较多的流量,但这些流量是从其他用户那里转移过来的。

如果没有自己的基础设施,就只能任由平台拿捏。但如果有自己的基础设施,当平台策略不匹配时,可以引导用户到自己的阵地上消费内容、和转化。

封号风险

平台有自己的红线和潜规则,甚至会出现一些失误。如果不小心碰到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封号。对于个人用户,这可能没什么问题,但对于经营者,可能会导致数年构建的业务前功尽弃,所有努力化为乌有。

更糟的是,平台上的资产除了作品本身,还包括作品的评论,以及用户。

产品形态和品牌

使用平台的基础设施还可能导致产品形态过于雷同。如果产品形态比较保守,可能没有问题。但如果需要在产品形态上进行创新,平台基础设施的约束就会非常大。

例如,我们原来的视频课程放在网易云课堂上销售,但当我们想为学员提供实际操作的沙箱环境时,平台并不支持。即使我们自己开发沙箱,要与网易云课堂的用户对接时,发现该平台不提供接口。

为了防止讲师从平台导流,一些平台甚至在课件中不允许出现独立域名。这种规则在平台中后期会特别严格。

综上可见,新个体品牌要想不被平台拿捏,构建自己的线上阵地是十分必要的。